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yilejinshu.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yilejinshu.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yilejinshu.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yilejinshu.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OneNote 说:我有办法让微软这头「大象」跳起街舞_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SF 系列_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_爱游戏平台手机网页版_爱游戏平台网站

首页 > 产品中心 > 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SF 系列

OneNote 说:我有办法让微软这头「大象」跳起街舞
2024年10月24日 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SF 系列
技术参数

  写这篇文章的最大难度在于,微软对大众来说太熟悉了,人们几乎天天都会使用微软的产品。而由于微软公司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很难一言以蔽之,所以各行各业写微软的文章非常之多,角度也相当的丰富多彩。

  换句话来说,其实是我不管从哪个角度去写微软,都很难写的出奇、出新以及深刻。直到因为一个偶然的因素,深度的研究了下OneNote这款产品。

  换句话来说,其实是我不管从哪个角度去写微软,都很难写的出奇、出新以及深刻。直到因为一个偶然的因素,深度的研究了下OneNote这款产品。

  当时研究完之后的感觉是:大脑中很多站立在各个冰川上的企鹅突然间就连成了笔直的一排。(哈哈哈,这个企鹅的梗留到下篇文章中说,这句话的「寓意」是指“很多之前没有想明白的事情突然就通了”)

  OneNote是近年来最能代表微软从「PC电脑时代」转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其背后整套商业逻辑的一款产品。

  而微软近年来的所有动作,大到战略上的重大调整,例如Windows退居二线,云服务和AI成为一线;小到战术层面的创新,例如O365变成付费订阅模式等...

  你都能够最终靠OneNote这个「点」-----去理解生产力工具这条「线」,微软这个「面」,和云服务这个「体」。

  首先,我们先通过微软的股价走势图从宏观上来了解下微软这20年大概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比尔盖茨(Bill Gates) 是微软的第一任CEO,1975年创立的微软,在他的带领下,微软的市值曾经在2000年到达巅峰,股价冲到了史无前例的58美元;

  2000年,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 开始担任微软第二任CEO,然而,在短短的一年后,微软的股价就下跌到了21美元;

  2013年8月份,在微软激进派投资者ValueAct和其它董事会成员的强烈要求下,鲍尔默同意辞任CEO,而微软当时的股价是32美元;

  2013年8月,鲍尔默即将离任消息公布当日,上至华尔街各大投资银行,下至微软持股人集体狂喜,微软股价大涨7.3%,市值增加了将近200亿美元。要知道,微软当时买诺基亚才花了72亿美元,鲍尔默的1封离职邮件,差不多等于买了3个诺基亚;

  在2014年2月4日那天,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被任命为微软CEO,此后微软的股价就一路飙升,截至目前已经增长了将近2倍;

  如果上面这五组数字看起来太抽象的话,允许我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下微软这两任CEO的业绩:

  鲍尔默执掌微软13年多,虽然员工数增长3倍,年利润增长10倍,年营收增长4倍,但公司市值却缩水一半;

  而在我在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是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微软股价报收$101.57,全年累计上涨19%,市值达7831.49亿美元。并且在2019年第一周交易日结束后,继续保持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头衔,超越了苹果,重回「浪潮之巅」。

  股价只是观察微软市值变化的一个维度,也仅仅是评价两位CEO业绩的一个参考值。

  除了市值这个很重要的参考维度之外,更让人惊讶的是人类对于微软的「认知」的改变。

  2014年,微软董事长约翰•汤普森在接受合作伙伴Arif Janmohame的采访时,Arif问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为什么董事会选择纳德拉担任微软的新CEO。

  而纳德拉在2014年2月的就任演讲中,他说:“我将在一个星期内,发布一款新产品”。这款产品就是: Office for iPad。

  鲍尔默做错了什么?而纳德拉又做对了什么?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微软重新再回到高速增长期,并且改变人们对微软的认知。要知道,「认知的改变」是所有改变里难度最大的,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它在慢慢的占领「用户心智」。

  在对微软这些年的故事线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后,接下来,我们就通过OneNote这款产品,来看看微软这头「大象」是如何翩翩起舞的。

  相信你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甚至用过OneNote这款产品,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微软官方是如何解释这款产品的:

  Microsoft OneNote使你能够捕获、组织和重用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或 Tablet PC 上的便笺。它为您提供了一个存储所有便笺的位置,并允许您自由处理这些便笺。

  OneNote公开首发于2002年11月17日,正式版本发布于2003年10月21日,OneNote出现的时候,鲍尔默已经是微软的CEO了。

  我在研究微软和OneNote的时候,发现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OneNote的用户增长曲线和微软的股票增长曲线是高度重合的。也就是说,OneNote这款产品的高速增长期是在2014年之后。

  翻译下关键句:OneNote的大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3月,当微软推出了免费的Mac版OneNote的时候。

  翻译下关键句:2014年,OneNote的月活跃用户翻了一番。虽然OneNote免费是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但这不是唯一的因素。OneNote有望在2015年将活跃用户数量再翻一番。

  虽然同比增长可能是一个棘手的指标(微软拒绝提供确切的数字),但对于一个已有12年历史的软件来说,这仍然是一个相当大的成就。(实力诠释了什么叫高级黑)

  所以,OneNote月度用户翻了一番只是因为免费了,并且对Mac用户开放了吗?

  OneNote GM说的不是唯一的因素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他对2015年活跃用户数量再翻一倍会这么有信心?

  在我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的时候,不得不把镜头切回2012年到2014年的微软,两任CEO新旧交替的时候。

  2012年,鲍尔默在CES大会上他还坚持说:在微软,没什么比Windows更重要。

  2013年,鲍尔默辞去微软CEO的前一年,甚至发布了One Microsoft的战略,这种“设备+服务”的“一个微软”的战略风向标,听上去很美好。

  而战略的本质是取舍和选择————这就是根本问题所在,因为「垄断企业」是用不着选择的。所以在鲍尔默选择One Microsoft战略的时候,其实还是选all in Windows。

  换句话来说,就是当时已经在走下坡路的微软并没有做加法和减法,因为它一直就是等于号:微软=Windows=PC电脑主流系统=行业本身=垄断。

  那我们的主角OneNote在这场战略调整中的定位是什么?美国《InfoWorld》杂志测试中心负责人史蒂夫·吉尔默(Steve Gillmor) 曾经说过一段话,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他说:

  什么叫修饰引擎?来随便举个例子。在没有OneNote之前,你的使用场景可能是:

  数据来源于你日常的一些和客户的往来邮件,于是你在Outlook里打开了一封又一封的邮件,接着打开邮件附件里一个又一个

  在没有OneNote的时候,O365的这几个软件的应用场景之间切换,彼此是弱连接,信息处理的路径混杂,应用之间虽然部分功能能通用和兼容(毕竟有着能相互识别的Windows系统,能相互沟通的是Word文档、PPT文件、Excel文件、Outlook邮箱),但彼此之间更像是一座座孤岛,船要来回穿梭于各个孤岛之间,最后才能到达彼岸----处理过后的信息(你最终需要的信息)。

  在OneNote的使用场景下,信息的来源依旧可以是各个渠道,但是信息处理的「路径」变了。用户都能够根据OneNote的信息,利用“Word”进行誊写,利用“Excel”进行运算,利用“PowerPoint”进行演示,利用“Outlook”交换,最后再将这一轮信息处理的结果再次记录到OneNote。

  这,就是「修饰引擎」。我画了一个思维导图(如下图)分析了“微软眼里的OneNote是如何去培养用户的集体人格”,从而方便你更加深刻的理解OneNote怎么样才能做到改变原来的「路径」的。

  最后,在这张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我想上升一个维度来总结下微软是如何通过培养用户的集体人格去占领用户的心智的:

  结合P1和P2的内容,我想在P3聊聊微软转型背后的商业逻辑。首先,我想用一个极简的「三级火箭」模型来梳理下这个逻辑,如下图。

  不难看出,微软转型背后的商业逻辑总结起来,还是深耕于「点-线-面-体」层层赋能的架构。只不过将“体”的支撑,从之前的Windows变成了云服务。

  这两个战略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在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前,我想引用下彭博社对纳德拉的一小段采访内容作为引子。

  将重点转向云业务实际上并不会造成公司业务互相蚕食。可能有时候我们的业务模式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从总体市场以及我们为客户创建的价值来看,我们的总体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张。以Office 365(微软的云生产力软件)为例,我们以往从来没能向所有的中小型企业销售类似软件。而现在,我们已把Office 365卖给了所有企业,不仅仅是美国的企业,也包括世界各国的企业,我们的市场机会已经获得大规模扩张。

  。我个人十分喜爱的一个产品经理梁宁曾经对「增量市场」有个有趣的观点,她说:

  云服务,是增量。Windows和只能在Windows系统上使用的Office软件是存量;

  移动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智能手机用户,是增量。微软一贯服务的企业级的大客户,是存量。

  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搭载云服务的产品是增量(OneNote、OneDrive),只适合单一PC平台的旧产品是存量。

  OneNote也好、Office 365也好,也都成为了iOS、Android、Windows、MacBook平台上最好用的生产力工具。微软的边界正变得前所未有的模糊,它越来越像「水」,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又深知,水之润下无孔不入。

  同时,微软的边界也慢慢的变清晰,它用无形的水,汇聚成了「护城河」,同时,利用自身强大的资源优势,为护城河里的内部生态赋能。

  当然,如果你问我「微软」这段连安徒生都不太知道怎么去说的故事,到底教会了我什么?想了很久,我大概会回答这句话:

< 上一个 下一个 >
Copyright © 2021 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_爱游戏平台手机网页版_爱游戏平台网站
浙公网安备 网站地图